笔趣阁小说网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小说网 >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>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第35节

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第35节

推荐阅读:

“石头?是你吧?”听到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声音,还有这个许久没人叫过的小名,陈慕西下意识的转头,正看到不远处柱子旁站的陈强东,二十多岁的陈强东比三年前看起来稳重了许多,人也胖了一点。

“怎么几年每见,变得呆乎乎的了,不会是没认出我是谁吧?”陈强东大步走了过来,顺手接过陈慕西手里的手提包,伸拳捶了下陈慕西的肩,说。

说完就上下打量着陈慕西,啧啧着说,“才几年没见,都长这么高了,不错不错,我还想着你信里是骗我的呢,原来是真长高了。”

兄妹几人中,陈强东对陈慕西本就最亲近,如今看到弟弟回来,不由多看了几眼,嘴上忍不住的不停说着话。

而陈慕西也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,嗓音有些嘶哑的喊了一声,“大哥”!

坐在候车站的座位上,陈慕西闭了闭闻知消息后, 就睡不着觉而酸涩不已的双眼,心里揪的紧紧的。那封电报很短,字也不多,只有几个字, 可陈慕西看到“父病,速归”这几个字后,瞬间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。

陈慕西离家千里,可陈建翎那张带着几分沉郁的面孔在脑海中依旧鲜明,每每在想偷懒的时候,他就仿佛就在身边看着一样,让陈慕西不敢再松懈半分。

三年的时间,父子两人书信往来的频繁,陈慕西写的多些,陈建翎大多像是老师批改学生作业一样,对陈慕西说的事情批评或是表扬几句,陈慕西看了都是笑,仿佛在家时被教训时似的有种亲切感。

以前不觉得,离家远了后,反而倾诉的欲、望反而更浓烈了些,没有手机没有网络,和远方的亲人朋友的交流都是通过一封封书信,中间冗长的等待,反而更助长了双方的情意似的,生活中的点点小事、趣事陈慕西都会写在信纸上,贴上一张张花花绿绿的邮票,想像着收信人看到时的心情。

可最近的来信,陈建翎并没有提过自己身体不舒服的事情,倒是提了提陈慕西寄回去的木耳、红枣不错,可以多寄些回去,全家都很喜欢。

陈强东叹了声气,伸手拍了拍陈慕西的肩,说,“别太担心,咱爸在家呢,他一直腰疼,前段连站都站不稳了,去医院查了查,比较罕见,说是叫什么腰间盘突出,必须动手术,手术风险有些大,万一要是碰到神经线,可能会瘫痪…”

知道陈慕西担心什么,陈强东简要的说了一遍。

陈慕西眉毛皱了起来,腰间盘突出这个病名他听过,而且这似乎是个比较麻烦的病,后世常见广告宣传,但效果如何就不知道了。不管后世能不能根治,在如今这个医疗环境下,风险只会更大,特别是那个会瘫痪的可能。

“咱爸怎么在家,不能保守治疗吗?必须动手术?”陈慕西忙问。

陈强东摇摇头说,“咱爸这病情严重,以往很少有这种病例,咱们这的医院做不了这个手术,这是省城医院的医生说的。咱爸一听要手术,就说不做,谁的话都不听,我想着你和咱爸谈的来,你和他好好说说。”

陈建翎已经是机械厂的五级钳工,是厂里的技术骨干,平时工作力度很大,陈慕西记得在家的时候,陈建翎身体还算康健,连感冒都很少染上过,并没有哪里不舒服呀。想到这,陈慕西突然睁开了眼,他怎么忽略了,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,陈建翎常会有皱眉按腰部的动作!

陈慕西的心突然“砰砰”的跳的有些快,脑子里使劲的回想,还有那些自己知道,但一直忽略的小细节。可使劲想了半天,也是徒然,反而弄得头有些晕了,陈慕西这才放弃的乱想,这一切等到了家都会有答案的。

这些年,来到陕西插队的知青有很多,这又值年末,不少知青都会趁着冬天农闲,回家过个年,但又不富裕,逃票的人有不少。

在火车上,陈慕西一路木然的看着车窗外,对火车上的嘈杂和不时突袭的查票,完全没有放在心上,灰心的觉得,自己活得真是失败,对自己好的不知珍之重之,对别人好反被利用防备,简直是不知所谓啊!

火车经过几天的跋涉,终于回到了许河市,陈慕西提着手提包,下了火车,听着熟悉的乡音,一时有些怔忪,三年前的分别历历在目,再回来却是另一番复杂心情。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